立陶宛顶级芭蕾舞团巅峰之作安娜·卡列尼娜

点击数:1480 更新时间:2017-05-29 17:16:39 来源: 厦门生活、逛路岛_逛鹭岛-返回
活动主题:立陶宛顶级芭蕾舞团巅峰之作安娜·卡列尼娜
活动时间:06月02日周五19:30-21:30
活动地点:厦门厦门沧江剧院
活动类型:戏剧-舞剧

活动内容:
活动详情
Choreographer -‐An?elikaCholina
Stage designer -‐MarijusJacovskis
Costume designer -‐JuozasStatkeviius


A|CH premiere (Lithuania) 2010 立陶宛首演2010年
Premiere at the State Academic E. Vakhtangov Theatre (Moscow) - 2012 莫斯科首演2012年


立陶宛优秀芭蕾舞团带您领略
形与声的高潮爱与美的典藏
荣膺俄罗斯国家级剧院“金舞台奖”,创造了世界巡演近百场,场场观众爆满的芭蕾舞剧奇迹。深谙俄罗斯艺术精华的立陶宛舞蹈大师安吉利卡·乔丽娜编创的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别具一格,不同于马林斯基剧院版的宏大叙事,有别于德国版的现代前卫,安吉利卡·乔丽娜在音乐语言和舞蹈语言双方面下足了功夫,在没有宏大布景炫目灯光的舞台上,仅凭几把椅子,便把18世纪俄罗斯贵族的形象和心境刻画得入木三分。立陶宛杰出的芭蕾舞者以及忠实于俄罗斯风格的浪漫派配乐,将跨越时代的人性共同的虚伪,嫉妒,信仰,忠诚,家庭,婚姻,社会,欲望和激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该剧在欧洲、非洲等国家的上演引起轰动,获得观众的热烈好评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赞扬。唯美的芭蕾语汇,忠于俄罗斯贵族的舞美,浪漫化的音乐,造就了忠于原作风骨的芭蕾舞剧《阿娜·卡列尼娜》。


具观众缘的亚洲首演
中国观众对俄罗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熟悉而亲切,电影版的同名剧作在中国观众中深入人心。近年来,不少芭蕾舞剧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在中国上演,但立陶宛版的同名舞剧在音乐和编舞上独树一帜,更符合中国当代观众的审美,音乐没有夸张的现代感,编舞没有离奇的怪诞感,完全的经典演绎,充满神秘感和高贵感,在快餐化、浮躁的世风中,如一缕清风,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心灵的共鸣。熟悉却充满悬念的情节,动听而充满张力的音乐,美艳高贵但超凡脱俗的舞美,令立陶宛版《安娜·卡列尼娜》赢得了业内专业人士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动人的音乐
本舞剧的音乐以俄罗斯当代伟大的作曲家之一、被喻为当代肖斯塔科维奇的施尼特凯(Alfred Schnittke)的作品为主,并选编了柴科夫斯基、马勒以及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的音乐作品。整个舞剧的音乐集浪漫主义、俄罗斯风情以及现代音乐剧音乐精髓于一身,随剧情跌宕起伏,美感中不乏张力,具有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经典的编舞
芭蕾舞剧《安娜·卡列尼娜》是立陶宛国宝级编舞大师安吉利卡·乔丽娜(AnzelikaCholina)继《卡门》、《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等成名剧目之后,20年磨一剑的旷世之作。2010年的首演轰动欧洲,荣膺俄罗斯国家级剧院“金舞台奖” ,之后又创造了欧洲、非洲巡演百余场,场场观众爆满的芭蕾舞剧奇迹。基于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每个角色都被赋予充满个性且入木三分的舞蹈诠释,立陶宛杰出的芭蕾舞者将跨越时代的人性共同的虚伪,嫉妒,信仰,忠诚,家庭,婚姻,社会,欲望和激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贵族的舞美

中国观众对俄罗斯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熟悉而亲切,电影版的同名剧作在中国观众中深入人心。近年来,不少芭蕾舞剧版的《安娜·卡列尼娜》在中国上演,但立陶宛版的同名舞剧在音乐和编舞上独树一帜,更符合中国当代观众的审美,音乐没有夸张的现代感,编舞没有离奇的怪诞感,完全的经典演绎,充满神秘感和高贵感,在快餐化、浮躁的世风中,如一缕清风,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心灵的共鸣。熟悉却充满悬念的情节,动听而充满张力的音乐,美艳高贵但超凡脱俗的舞美,令立陶宛版《安娜·卡列尼娜》赢得了业内专业人士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故事梗概及背景介绍
安娜·卡列尼娜舞剧改编自“文学泰斗”托尔斯泰的同名文学名著,讲述了十九世纪俄罗斯上流社会贵妇安娜·卡列尼娜曲折而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身为高层首长卡列宁之妻的安娜艳冠群芳,与风流倜傥的伯爵渥伦斯基在火车站邂逅。渥伦斯基的热情唤醒了安娜沉睡已久的爱情,两人双双坠入爱河,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仍不顾一切地私奔。但是,安娜因为无法忍受对儿子的思念,又偷偷溜回家看望,却被丈夫无情制止。而此时渥伦斯基也开始动摇,另结新欢。最终安娜对爱情充满了怀疑和失望,让呼啸而过的火车结束了自己无望的爱情和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在艺术表现方面是具功力的小说,就艺术的完美与和谐而言,是托翁三大长篇中成功的,它以其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产生的巨大的艺术魅力,历来受到文学家的众口赞誉。《安娜·卡列尼娜》以史诗的笔调描写了资本主义冲击下俄国社会生活和人的内心世界的躁动不安,展现了“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的时代特点,广泛表现了19世纪70年代处在新旧交替时期的俄国社会。1877年,小说首版发行。据同代人称,它不啻是引起了“一场真正的社会大爆炸”,它的各个章节都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驻足注视,及无休无止的“议论、推崇、非难和争吵,仿佛事情关涉到每个人切身的问题”。但不久,社会就公认它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它所达到的高度是俄国文学从未达到过的。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兴奋地评论道:“这是一部尽善尽美的艺术杰作,现代欧洲文学中没有一部同类的东西可以和它相比!”他甚至称托尔斯泰为“艺术之神”。而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
《安娜·卡列尼娜》的巨大成功不断地得到人们的肯定与高度推崇,它的成就和影响无疑是空前的。它把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推向了高峰,树起了一面高耸入云的丰碑。另一方面,人们又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开始的。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他说:“托尔斯泰在自己的作品里能提出这么多重大的问题,能达到这样大的艺术力量,使他的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了一个第一流的位子。”
100多年来各国作家按自己的理解把安娜搬上舞台、银幕、荧光屏。安娜形象一直激动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这正说明安娜形象的艺术生命力是不朽的。

活动相关小站

我来问主办方 ?·?·?·?·?·?· (全部0个 · 提问 )
还没有人提问


活动讨论区








>查看常见问题

>联系主办方

>联系豆瓣同城



本活动是由 逛鹭岛 小编 通过网络收集而来的厦门城市活动,厦门城市生活主题推荐。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们网站上分享你的内容,让大家都知道。
版权声明,本活动信息隶属网络收集而来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清除信息。
【责任编辑:csw8923

大家推荐

留言评价

共有0条评论
重要提示:
你设置的联系邮箱是*: (当有人给你留言回复之时,联系邮箱可以及时通知你)
我们建议你填写正确的邮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写邮箱地址是错误的可以通过 【修改资料】 来重新设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