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海涛南普陀

点击数:3775 更新时间:2016-12-13 18:04:14 来源: 厦门生活、逛路岛_逛鹭岛-返回
如果您对该景点感兴趣,并且还需要更多详细信息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天风海涛南普陀  
                                                                               
天风海涛南普陀

第一次来厦门,南普陀寺是必访之处。图/台赛摄影师 ?邓博仁

来厦门旅游的人,没有不到南普陀寺参观。对于厦门,南普陀这三个字已远胜一个寺庙本身所具备的意义。

南普陀寺是一座自唐代就开光的寺庙,初名“普照寺”,清康熙年间,靖海将军施琅重建,因寺内主要以奉祀观音为主,又在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的南面,改名“南普陀”。经历抗战和解放战争,南普陀寺宇失修,各处都遭受损毁。厦门解放后,人民政府为了保存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曾先后在一九五二年和一九五六年两次拨巨款重修,使寺宇焕然一新。

天风海涛南普陀

虔诚的香客。图/台赛摄影师 ?洪少葵

和许多名寺相比,南普陀规模不算大,有前殿、大雄宝殿、大悲殿和藏经阁等主要建筑,但它的地理位置却相当不错,位于厦门八景之一的五老峰下,与厦门大学为近邻,南方独有的绿树使得南普陀寺“风景这边独好”,给这座“千年古刹”增加了幽静、美丽的色彩,尤其是春天,木棉似火天放晴,让人不禁放轻脚步,山风海涛荡古刹,香客多少烟雾中。

寺庙历来是一个城市最静谧、最庄重的场所,南普陀也不例外,顺山势而上,你会发现,南普陀寺是一个园林式的寺院,有着明显的层次感,整个寺院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建筑有闽南风格,活泼中不失大气。走进南普陀寺有四件事可以做:一是到养生池观鱼,二是到寺院前喂鸽,三是到寺院烧香,四是到寺院后山爬山。

天风海涛南普陀

每年10月左右,寺里会专程请人清理正大殿前的荷花池,好让明年荷花能盛开。图/台赛摄影师 ?邓博仁

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很多信徒举香,面向佛祖所在的方向,静默而虔诚地参拜,所有人或发愿或还愿,有所求或无所求,信或不信,眼神似乎都一样,唯独流露着两个字,曰“诚服”。南普陀寺作为观音菩萨的一个主要道场,香火旺盛,远名海外,每到节日游人络绎不绝。来过这里的人都知道,南普陀寺免门票、香也免费,不少外地游客感慨说,虽然也是游人如织,但没有商业气息的喧嚣,感受到的只是心灵的沉静。

寺院的背后靠着山,山不是很高,从寺院往后有小路可以直通山顶,上山的小路弯弯曲曲,有时还有些陡,路面以石板台阶为主,这样很适合爬山。游人或香客常常来不及思考,脚步却已经把人带到上山的路上。路不宽,往上往下的人很多,不时地要相互让一下路。

天风海涛南普陀

南普陀不仅仅是佛家圣地,同时也是游客爱情的见证地。图/台赛摄影师 ?任晨鸣

山不是很高,但有句话说得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寺庙周围保留众多题刻,著名的有明万历年间陈第、沈有容题名的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后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宽一丈。游览各地山岩寺庙,经常可以见到石刻“佛”字,但都没有厦门南普陀寺藏经阁后山石刻“佛”字之大。大“佛”字下款有一行小字——“持名弟子振慧敬书”,显示这大“佛”字是谁书写的。

但它是怎样题刻上去的呢?坊间有四种传说;一说是用特制的大笔书写后题刻在石上;一说是用一般毛笔书写后放大刻石;一说是在铺上一层粗糠的巨幅纸张上,用手拨开粗糠显出“佛”字,然后勾描再刻上摩崖;一说是用大棕帚一挥而就之后,临摹刻石。据传最后这一说比较可靠,但也有人持异议。总之,南普陀寺大“佛”字的写法,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不过,大“佛”字终究以它的特大及其笔力,吸引了多少游客的观赏。

南普陀寺后往上就是五老峰,一路上,记者看见许多相思树和榕树,从大石头的空隙间生长出来,和石头一样顽强,大约20分钟,可到达观景台,在观景台上登临远眺,山风海涛,厦门全景尽收眼底。

另外,寺内一侧创办于1925年的闽南佛学院,在海内外久负盛名,台湾的印顺导师,菲律宾的瑞今大师,新加坡的宏船长老,马来西亚的竺摩法师等,都出自该院。说到这,必须要提一下,《南普陀寺志》着重记录了弘一法师与南普陀寺的渊源。1928年12月初,弘一法师乘船从上海到暹罗(今泰国),途经厦门。承一位居士介绍去了南普陀,因诸位法师挽留,留滞厦门。弘一法师因此和厦门南普陀结缘,并在南普陀留下许多足迹。据说,每次到厦,弘一法师必去之处就是南普陀。寺内闽南佛学院小楼上,大师曾住数月,并在楼旁亲手种有杨柳;寺院后山一天然石洞,大师也数次在里面闭关静修过。

南普陀寺除了是一座好“看”的寺庙外,也是一座好“吃”的寺庙,寺内“素斋馆”的素菜,烹调考究,是典型的传统寺庙素食,它在讲究色、香、味、形、神、器的同时,又给每道菜冠以雅名,如香泥藏珍、白璧青云、彩花迎宾、南海金莲、椰风竹韵、仙露玉珠、天涯硕果,等等,读起来宛如一首四言诗。其中以1962年郭沫若先生来此点评过的“半江沉月”这道菜最负盛名,据说它原名是“当归面筋”,郭沫若偕夫人游览南普陀时,把它更名为“半月沉江”,从此,这道菜就名闻遐迩。

南普陀素菜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前能到这里吃素菜的都是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因此过去,南普陀素菜厅被本地人叫为“官厅”。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素食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来这里吃素菜已成为一种时尚,许多来厦门参观旅游或探亲访友的华侨和外国友人都喜欢到普照楼品尝南普陀素菜。外地友人来厦一游时,记者会带朋友到此品尝一番,一上菜,通常是朋友们迟迟没有动筷子,最终还是记者嘴馋,夹起一口,嚼在牙齿间,色香味美。

天风海涛南普陀

本资讯信息是来自 逛鹭岛 小编 通过网络收集而来的关于厦门最新最热门的本地资讯。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们网站上分享你的内容,让大家都知道。
版权声明,本活动信息隶属网络收集而来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清除信息。

如果您对该景点感兴趣,并且还需要更多详细信息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csw8923

大家推荐

留言评价

共有0条评论
重要提示:
你设置的联系邮箱是*: (当有人给你留言回复之时,联系邮箱可以及时通知你)
我们建议你填写正确的邮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写邮箱地址是错误的可以通过 【修改资料】 来重新设置
商业推广版块信息发布免费开放
加入圈子

【点击这里 - 扫描二维码加入主题圈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