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圃禅林:一道一儒一贾

点击数:2668 更新时间:2017-08-17 16:32:55 来源: 厦门生活、逛路岛_逛鹭岛-返回
想获得更多厦门生活知识及商品优惠信息请点击这里客服咨询:
文圃禅林:一道一儒一贾 2017-08-17 卢燕 台海杂志 台海杂志 台海杂志
微信号 taihaizazhi
功能介绍 两岸政商精英读本
在漳州东大门、厦门西海岸、九龙江入海口,崛起了一个号称闽南“小金三角”的新区,因位于龙池岩下而得名为“角美龙池开发区”。开发区里有一座名为“龙池岩”的宋代名刹,是闽南现存最早的寺庙,也是福建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其历史比泉州开元寺、漳州南山寺、厦门南普陀寺还要早几百年,是一处礼佛、怀古、探胜、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龙池岩地处城郊,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村文圃山山腰处,海拔不过百余米,这里山水形胜,风物绝佳,既远离喧嚣又亲近自然。在过去1600 年里,龙池岩能名扬海内外,这当然并不是因为它的风景格外宜人,而是与三个名人有关,一道一儒一贾,即“大道公”吴夲、理学大师朱熹、一代商杰潘振承。

文圃禅林:一道一儒一贾
看到山门“溪山第一”牌坊,就意味着离龙池岩越来越近了。


闽南首刹
六月的一个周一早上,记者驱车前往龙池岩,离开厦门地界3公里左右,从圣地亚哥小区西边宽敞的水泥环山路蜿蜒而上,途经重点涉台文保单位闽南二王福德庙、漳州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基地雕刻的各种石雕罗汉像、“觉路同登”石牌坊,很快,又一座石牌坊出现在眼前,匾额正面题刻“溪山第一”、背面为“法界庄严”,据潘厝村民介绍,这就是龙池岩的山门了。


潘厝是距离龙池岩最近的山村,龙池岩历史上多次重修与扩建多由潘厝人出资出力,因此龙池岩又俗称“潘厝岩”。其中漳州重要海丝人物、广州十三行首领潘振承乃潘厝人,青年时期外出经商,从事海外贸易,积累了雄厚的财富,被《法国杂志》评为十八世纪“世界首富”,至今龙池岩仍可见留守家乡的潘振承孙子正昌的题刻。


龙池岩依山势而建,关于名称的由来,当地流传两大说法,一是跟皇帝有关,相传唐宣宗还是太子时来过,在池中洗浴,故称龙池。宣宗还赋诗云:“惟受禅林秋月空,谁能归去宿龙宫。夜深闻法餐甘露,喜进莲花世界中。”另一说法是“世传池中有神物变化,变化飞腾”故名龙池岩。附近的居民普遍倾向于第一个传说,一位潘阿伯指着山脚下一方四方形的水池,告诉记者,那便是“龙池”。从高处往下望去,龙池掩映在葱茏树木间,池中建有一座六角拜亭。不过,一些文人与学者做过考证,认为第一个说法应是谬传。


寺中多古树,最年长的是500年树龄的秋枫,粗壮的树杆撑着一片伞盖般的枝丫,婆娑成一片繁茂的枝叶,遮挡了半个院落的绿荫。绿荫下,草木翠绿盎然,沿着山道拾阶而上,来到寺门,门斗上有“文圃禅林”四字,熟悉寺庙历史者一望便可知“文圃”二字的玄机,稍后再慢慢道来。


入门,进殿埕,即可见到乾隆年间修建的古老土木建筑的主殿,特别之处有二,一是六扇大门均是浮雕,中门门板雕的是金龙,旁边边门则为四大金刚;二是中门上悬有直书的“敕赐龙池禅寺”额牌,也正因如此,当地人认为龙池岩是皇帝赐名,不然何来的“敕赐”二字。因年代久远、时代变迁,龙池岩的一些历史遗存、人物传说存在争议,坊间说法不一的故事,间接证明了龙池岩的名声与底蕴。


许是周一一早的缘故,香客并不多,大殿外很安静,记者站在殿外的阳光下,看着香炉的香慢慢变短,变成青烟消散在空气中。这时,耳边传来低语,原是一家三口结伴前来烧香,年长的妇女侧头与女子交谈,看样子应是在交代着什么事情。步入主殿,右侧有一口大钟,和大多数钟一样,大钟没有钟舌,它依靠一根水平悬挂的木头从外部撞击发声。墙壁上贴着一张手写的白纸,根据上面叙述可知在过去,大钟每天傍晚都要敲响,人们借钟声抵达那些杳不可见、只能以声音沟通的世界。过去,龙池岩山高林密,泉水四溢,山谷里尽是瀑布的吼鸣声,不知当傍晚的钟声响起时,是否曾让先人产生过类似诗人王维“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的感慨。


主殿背后建有大悲殿、三圣殿、地藏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念佛堂等,行走观赏间,偶遇一场法会。经介绍,每逢大年初一或是佛诞日,寺中更是摩肩接踵,盛况不亚于南普陀寺。

文圃禅林:一道一儒一贾
龙池岩迄今已近1600 年历史,图为主殿正门。


垒垒石刻故事多
信步出了寺院,穿过观音寺西侧后的“彩虹桥”(或称“凌汉桥”),转到溪涧另一侧,附近有一块岩石,上刻有“涉趣”二字。相传,南明永历六年三月,清王朝派兵企图三面夹攻,消灭郑成功在龙溪、海澄的主力。早已侦察到敌军动向的郑成功,派五虎将之首甘辉防守于江东一带,自己和部下陈泽从厦门引渡精兵,悄悄埋伏于龙池岩。作好部署后,他与陈泽在石旁下棋。一局未终而战事打起,两人约好战后继续。因此次伏击大获全胜,事后当地人为纪念郑成功的战绩和情趣,在石上镌刻“涉趣”二字。


后山有多方石刻和碑记,如宋代朱熹题刻的“寒竹风松”、王楷题刻的“丹灶石”、清代黄文川题刻的“松径风清”、“伏龙岩”、“月魄涵江”,黄对杨题刻的“清河濯缨”等摩崖石刻和碑记共20余处,不失为一个景观幽美的游览胜地。其中“寒竹风松”石刻的落款“晦翁”,朱熹晚年号晦翁,又因这四字镌刻比同安梵天寺和永春岱山岩的摩崖石刻都传神,结合朱熹当同安主簿时,多次到文圃山登临游览,从既有线索显然不难得出这应该是理学大师朱熹的手书遗迹。


沿着一条土路的小径向山下走去,穿过一片稀疏的落叶树林,小径的终点立着一块“拍门”的大石。在关于“拍门”的所有故事里,有一个是尽人皆知的。如果你知道关于“拍门”的一件事,那一定就是这个故事:被誉为“闽南第一学府”的华圃书院就建在这附近。


“拍门”后方的杂草丛林中立有一块道光三年《重修华圃书院碑记》,印证了当年学府的琅琅书声。华圃书院始建于宋朝,占地1000余亩,当时闽南规模最大的学校,明末著名东林党人周起元就是华圃书院培养出来的。这也是前面“文圃”二字的深意所在。如今,只能从遗址、残碑及历史记载中窥见其貌,令人不禁叹惋。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朱熹题读书有感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当地也有一番争议,有人认为这首诗是诗人在龙池岩生发出来的灵感,也有人反驳说,应是朱熹在江西时写的。朱熹在龙池岩的故事,交织了太多悠远的时空轨迹,常令游客陷入恍惚。而刻在石上的碑记就好像月光宝盒,每次都能让游客安全返回。


《重修华圃书院碑记》东面的不远处有一块南宋同安知县王楷写的“丹灶石”遗迹,“丹灶石”旁边有一座供游人歇息的“炼丹亭”,便是一位台湾信众捐建的。1998年,台胞陈添福先生参观此处,听说过去吴夲经常在这片山头采药,把这里作为采药和制药的好地方,并在山脚下结庐炼丹,不幸的是58岁那年,他在山间采药,不慎从崖壁上坠落身亡。感念吴真人的贡献,陈添福捐献人民币35000元,在“丹灶石”西侧建筑一座“炼丹亭”。


近年来,龙池岩景观不断修缮,香火日旺,炼丹亭山下也是成为经济发展热土,从山上望厦门湾,沧海桑田,厂房、楼盘、学校林立。顺着台阶下山,后山脚下开了间二十几年的辣子鸡农家乐,如今,龙池麻辣鸡成为远近闻名的招牌菜。

文圃禅林:一道一儒一贾观光指南

文圃禅林:一道一儒一贾龙池岩
龙池岩位于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村文圃山上,漳州方向可以乘23路公交,到白礁站下车,角美海沧方向可以乘角美——石塘或者角美——嵩屿公交到白礁或者圣地亚哥站下车,厦门方向可以乘853公交车到白礁或者圣地亚哥站下车,在以上地点下车均可看到龙池岩的路标。






文/《台海》杂志记者 卢燕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昵称
微信号昵称微信号厦门日报xiamenribao厦门招考xiamenzhaokao厦门晚报xmwb597海峡生活报lifeweekly0592海西晨报haixichenbao台海杂志taihaizazhi厦门网xmnn-cn遇见婚恋网yujianw520
文圃禅林:一道一儒一贾

文圃禅林:一道一儒一贾




var
本资讯信息是来自 逛鹭岛 小编 通过网络收集而来的关于厦门最新最热门的本地资讯。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们网站上分享你的内容,让大家都知道。
版权声明,本活动信息隶属网络收集而来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清除信息。

获得更多厦门生活知识及商品优惠信息请联系我们:
关注我们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

 
想获得更多厦门生活知识及商品优惠信息请点击这里....
【责任编辑:csw8923

大家推荐

(我也要来推荐)

留言评价

共有0条评论
重要提示:
你设置的联系邮箱是*: (当有人给你留言回复之时,联系邮箱可以及时通知你)
我们建议你填写正确的邮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写邮箱地址是错误的可以通过 【修改资料】 来重新设置
商业推广版块信息发布免费开放
加入圈子

【点击这里 - 扫描二维码加入主题圈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