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墙遗址:厦门建城的见证
如果您对该景点感兴趣,并且还需要更多详细信息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旧城墙遗址:厦门建城的见证

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古城墙,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当初为了防倭寇,而今成为证明厦门建城历史的惟一文物,。图/台赛摄影师 ?贾军松
参天古榕、摩崖石刻,还有斑驳城墙,这里便是厦门古城墙遗址所在。隐身于中山路北街口,市公安局院内的古城墙遗址,要不是有厦门市民俗专家、文史专家郭坤聪引导,如此隐蔽的地方,不仅游客找不到,甚至不少老厦门人也不知道这里。
沿着公园西路拐入出米岩巷,经陈化成祠后在曲折小巷内依正前方方向前行,爬上一段不规则石阶,再穿过一片旮旯民房,厦门明古城墙遗址便出现在眼前。

沿着落叶纷飞的跑马道上行至城墙最高点为宽阔的平台,上面仍保留了解放后警备区独立营在此设置的高炮阵地。图/台赛摄影师 ?贾军松
残存的城墙呈斜坡状,西北至东南走向,总长约80米,墙体两侧以由一块块花岗岩石条垒砌而成,以横、纵相间的形式排列,中部以三合土填筑。走近细看,部分墙体的石条已经鼓包,向外凸出。一些石块墙体和台阶皆长满了苔藓,石墙壁上也已被树根紧紧缠住。
据郭坤聪介绍,厦门城由江夏侯周德兴奉明太祖之命,建于明洪武二十年至二十七年间(1387~1394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郭坤聪表示,当时为了抵御外寇入侵,东南沿海(从上海至海南)纷纷戍城。

现在的古城墙遗址树影婆娑,古榕参天,强壮的裸根攀附墙体,城墙石壁上还有多处石刻已模糊难辨。图/台赛摄影师 ?林世泽
据悉,这座古城墙是清康熙20年(1681年)期间,在清军与南朝郑氏政权的对抗中被摧毁的。至康熙22年(1683年)收复台湾后开始由福建水师提督、靖海侯施琅重修重建,而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两次扩建,到20世纪初,其城墙仍依旧完好,内外城轮廓依旧分明。直到1919年,由林尔嘉任会长的厦门市政会倡议开辟马路,方便交通,厦门古城墙及附属设施大部分才被陆续拆除。
如今,几百年时光辗转流逝,战争硝烟早已散尽,这里不再是防御战争的建筑,只留下古城墙、摩崖石刻,让人探寻久远的斑驳故事。在城墙边的巨石上有乾隆辛巳年(1761年)福建水师提督甘国宝“瞻云”“曼倩偷(来)”题刻,清咸丰三年(1853年)福建水师提督李廷玉关于镇压闽南小刀会起义的刻石,清光绪年间福建水师提督杨岐珍的“山环水活”“仰之”题刻。?

本资讯信息是来自
逛鹭岛 小编 通过网络收集而来的关于厦门最新最热门的本地资讯。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们网站上分享你的内容,让大家都知道。
版权声明,本活动信息隶属网络收集而来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清除信息。
如果您对该景点感兴趣,并且还需要更多详细信息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关注我们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

你设置的联系邮箱是*: (当有人给你留言回复之时,联系邮箱可以及时通知你)
我们建议你填写正确的邮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写邮箱地址是错误的可以通过 【修改资料】 来重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