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褪净的大同路
如果您对该景点感兴趣,并且还需要更多详细信息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浮华褪净的大同路 
每当我们走在大同路上,感受到的是安静。然而,在1928年至1958年间,大同路是厦门最繁华的商业街。图/台赛摄影师 ?邓博仁
说到厦门的老街道,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会是中山路。但是真正了解厦门的人都知道,厦门最有代表性的老街,是充满老厦门味道的“大同路”。
大同路是继开元路后厦门建成的第二条商业街,比中山路还要早。在大半个世纪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同路被誉为厦门商业第一街。

大同路商勋别墅的主人、67岁的苏宜仲特别拿出具有142年历史的商号牌匾,老人说,这块匾额代表着厦门商业的源头。图/台赛摄影师 晏美华
大同路位于开元路、中山路之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成为当时厦门最时尚、物质最丰富、最聚人气的地方。而今天,这条有着80多年历史的老街,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及人文基础,是厦门本土文化的缩影。
繁荣时期的大同路盛极一时,当时厦门最大的百货公司——南泰成百货店和捷克百货店,就坐落在大同路上。号称当时布类品种最齐全的绸布店“同英布店”也在这里。街道上还有参茸行、钢铁五金行、粮油食品店等,吃穿用度一应俱全。但繁荣鼎盛终敌不过时间的流逝,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购物习惯的变化,如今的大同路不复当年,曾经人潮涌动的百货商行也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仅1100米长的大同路上,鼎盛时间有7座小庙、23家金店银楼和两家戏院。图为双莲池社区内武庙一隅。图/台赛摄影师 ?任晨鸣
曾经的大同路上,不但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也不乏娱乐场所,金城、大同两个著名的戏院就在这里。1954年,金城戏院改为鹭江剧场,以演出地方戏为主,很长时间里,剧场都是老厦门人打发夜晚时光的最佳去处之一。可惜的是,如今的大同路,已经看不到鹭江剧场的身影,2013年,鹭江剧场被正式拆除,改建成
老剧场文化公园。
除了购物和娱乐,大同路还曾经是厦门最好“吃”的地方。在这里,分布着厦门的众多美食店。即便到今天,厦门市区的知名小吃依旧集中在了大同路上。从大同鸭肉粥、佳味再添小吃店、三色
扁食汤,到莲欢海蛎煎、新厦
虾面、西门土笋冻,这里,始终是吃货们的天堂。

如今的大同路似乎已不复当年的繁华与兴旺,但是这里依然有着老厦门特有的味道。图/台赛摄影师 林永昌
在大同路中段,设有厦门第七市场。市场的一头在大同路,另一头通往思明东路。第七市场凭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解放前是厦门最热闹的市场。如今,第七市场名气与规模虽然不比八市、二市来的大,但却是唯一一个民国时期保留下来的市场。横跨市场两侧的拱券门上面从右到左刻了“第七市场”四个繁体大字,特别有一番民国遗韵。
走在大同路的骑楼下,随处可见厦门人最市井的生活。大同路太安街口的“五湖茶室”,至今仍然以最淳朴的泡茶方式服务着老厦门人。一张低矮的小桌子,几张磨得黑亮的竹椅,一只小盘里放着掌心大小的紫砂茶壶,三两个人围坐在茶桌仔旁,在呈现岁月痕迹累积茶垢的茶壶中沏上一壶一枝春,点上一份盐梅糕、脆口酥或贡糖,就是厦门市井生活的最好代表。

坐在廊檐下喝茶聊天的老厦门人,好惬意悠闲。图/台赛摄影师 林永昌
中山路的崛起,让大同路渐渐消失在游客与新厦门人的视野中,也正因为如此,大同路的骑楼建筑较少遭到商业与旧城改造的破坏,沿路原汁原味的风貌建筑与人文令人回味无穷。漫步大同路,一个拐弯,眼前不起眼的建筑,说不定就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在这里,上演过一幕幕人间百态,人世沧桑。
走过中山路,再走大同路,可以明显感觉到,大同路比中山路“旧”得有味道。这里弥漫着依然生动的古色古香,它的印迹只属于厦门。褪去浮华后的大同路,却展现出另一种风味。不论是喧闹抑或宁静,这里总是弥漫着厦门人熟悉的味道。可以说,大同路是老厦门人最无法忘却的记忆!

大同路社区的剪纸艺术家以乐。图/台赛摄影师 ?陆启辉

本资讯信息是来自
逛鹭岛 小编 通过网络收集而来的关于厦门最新最热门的本地资讯。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们网站上分享你的内容,让大家都知道。
版权声明,本活动信息隶属网络收集而来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清除信息。
如果您对该景点感兴趣,并且还需要更多详细信息欢迎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关注我们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

你设置的联系邮箱是*: (当有人给你留言回复之时,联系邮箱可以及时通知你)
我们建议你填写正确的邮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写邮箱地址是错误的可以通过 【修改资料】 来重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