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一家长让孩子做了这件事,引来网友一片骂声……
想获得更多厦门生活知识及商品优惠信息请点击这里客服咨询:
厦门一家长让孩子做了这件事,引来网友一片骂声……
我们常常说孩子的错都是大人的错,
因为孩子生来尤如白纸一张,
长成什么样都是家长养育的产物。
所以熊孩子背后必定都是有着不可推卸的熊家长!

但就是有那么多的熊家长,
在没有得到惨痛教训前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错误,
让别人看了简直捏一大把汗!
鱼友@二过头在鱼塘发帖:
太危险了,
不要等到悲剧发生以后才后悔莫及!


从图片中,
我们能看到小车右侧的后车窗全部打开,
一个小男孩双手抓在车窗上,
大半个头都探出了车窗外!
所以这家长是有多没有安全常识?
还是宠孩子宠到失去了成年人的心智?!
和小鱼君一样无语的,
还有一群网友:







这个孩子的家长在这个行为中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
第一个,是车窗开太大。
如果是把年幼的小孩坐在最靠窗边的位置,
那么车窗是一定不能全开的!
万一来个急刹车或者什么,
小孩儿很容易被弹飞出去,
这种事故又不是没发生过。

第二个就是孩子不仅没有坐在儿童安全座椅上,
而且任由孩子在车内自由活动,
当车辆发生什么紧急情况的时候,
孩子的危险指数简直要爆表。
而且机动车道车辆多,车速快,
如果车辆之间离很近擦过去了怎么办?
我们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
广播里就有说过“不要将头和手伸出窗外”,
成年人都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年幼的孩子不是应该倍加小心吗?
但是像这样“缺心眼”的家长还真不少,
之前也有鱼友曝光了一位家长
竟然抱着小孩儿坐在驾驶座上,
而且还让小孩的手放在方向盘上!


小鱼君的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可是看这个家长还那么淡定,
真想看看这家长的脑回路是怎么长的……
所以在这里强烈呼吁各位家长们,
就算咱不看电视咱也得有基本的安全常识!
以下这10条孩子安全乘车的误区,
]请务必记牢慎行!
为了儿童乘车安全,千万不要做这10件事!
1、车窗开太低当遇到较好的天气时,有些父母喜欢开车时,把孩子旁的车窗降下来,让阳光晒进车内,觉得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享受阳光还闻到新鲜空气,但是这样是不对的,当车速过快时这样不仅会让孩子感冒,而且孩子还有可能被吹进来的异物刮到受伤,甚至有可能使宝宝从车窗翻出去的危险。
2、孩子把手伸出窗外、探出天窗在路上或许经常会看到路上会有孩子把手伸出车窗外,或是探出汽车天窗。但是父母们却没有马上制止。这样很有可能会让孩子胳膊手臂被窗户夹伤,孩子调皮,在车里不老实,把手伸出窗外感受风的自在,但这样容易被过往车辆刮碰或者夹伤;
有的小孩会踩在前排中央扶手上,把头伸出窗外,想象自己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这都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能够理解。
但是此时车内的家长在做什么?不阻止孩子的行为反而跟着在一起愉快的笑?
3、把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有些年轻的家长,在短时间内离开车辆,并且车上有孩子时,车辆熄火后拔下车钥匙,并拉好手刹,关好门,窗户留一个缝儿,保持车内空气流通。告知孩子不要动车上的任何按钮。觉得这样很安全。殊不知,你这样做却很危险,孩子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很容易乱摸车内的按钮,造成安全隐患。
4、车内堆砌硬物装饰品对于车内装饰,绝对不能有尖锐和硬的东西,这样才能保证在发生事故时儿童不会因为撞击到它们而受伤害。此外,有些情况对成人也许构不成伤害,但可能伤害到婴幼儿。如放置在车前面的香水、装饰用小宠物,如黏附不牢,一旦被猛烈追尾就会向内弹射,高度往往正好是孩子头部的位置。
5、开车时与孩子说笑由于将注意力分散在孩子身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车前要嘱咐孩子安静;如果孩子有事情求助您,最好是找到合适位置按规定停车,然后再处理孩子的事。
6、让孩子自己上下车小朋友力气小,车门开启时如果推不到位,会造成车门微微回弹。对稚嫩的孩子来说,这有可能夹伤小朋友的手指。此外,车子开门的另一侧的路况和交通情况,驾驶座上的父母可能不是那么清楚。建议年轻的父母最好亲自下车给孩子开车门、关车门。
7、行车时孩子吃东西行车时让小孩吃东西,如果此时来一脚急刹,食物可能会卡在孩子喉咙处。并且行车时,妈妈们也不应该喂奶,这样也有可能呛着孩子。
8、家长抱着孩子乘车因为孩子坐得比较低,头部刚好在家长的胸部时,如果发生猛烈碰撞,家长的胸部会自然向下压,猛烈压下孩子的头颈,对孩子造成极大的损伤。此外,当汽车在每小时40公里速度行驶时突然紧急刹车,在惯性的作用下,5.5公斤重的婴儿会变成110公斤。因此家长根本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
9、给小孩绑成人安全带一般来说汽车座椅和安全带是专为成人设计的,不适合儿童体型。孩子使用成人的安全带,如果绑得太紧,在车祸时会有机会造成致命的腰部挤伤或脖子脸颊的压伤。如果绑得太松,发生车辆碰撞,儿童又可能会从安全带和座椅之间的空当飞出去。
10、孩子坐在副驾驶位置让小孩坐在副驾驶位置是不明智的选择。有的车具有双气囊,一旦发生危险气囊迸开,挡在人与车体之间,使人免受伤害。但由于孩子上身较矮,气囊迸开的位置往往是在孩子的头顶,非但保护不了孩子,反而会造成伤害。因此,12岁以下儿童必须坐在后排。

本资讯信息是来自
逛鹭岛 小编 通过网络收集而来的关于厦门最新最热门的本地资讯。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们网站上分享你的内容,让大家都知道。
版权声明,本活动信息隶属网络收集而来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清除信息。
获得更多厦门生活知识及商品优惠信息请联系我们:关注我们微信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
想获得更多厦门生活知识及商品优惠信息请点击这里....
你设置的联系邮箱是*: (当有人给你留言回复之时,联系邮箱可以及时通知你)
我们建议你填写正确的邮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写邮箱地址是错误的可以通过 【修改资料】 来重新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