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乐购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
首页
栏目大全
生活杂谈
交通出行
城市活动
新鲜爆料
旅游攻略
生活资讯
专题攻略
母婴健康
商业推广
厦门旅游
著名景点
特色景点
周边景点
旅游纪念
美食特产
特色小吃
特产礼品
传统美食
厦门美食
民俗文化
人文历史
闽南风情
宗教信仰
民俗专题
娱乐生活
美食街区
大型商圈
鹭岛商城
电影快讯
查看全部分类
生活杂谈
厦门旅游
美食特产
关于我们
发布
商业推广
(免费)
微信文章
(自荐)
[免费发布指南]
当前位置:
首页
>>
闽南风情
>>
厦门的丧葬习俗-5.出殡
厦门的丧葬习俗-5.出殡
点击数:6252 更新时间:2016-03-07 14:26:26 来源:
厦门生活、逛路岛_逛鹭岛-
【
返回
】
厦门的出葬
,俗称
"出山"
。丧家在"出山
"前要提前通知亲友前来送葬。一般多为口头通知,
互相转告;也有另发
"讣音",
书面通知的
。后来的"讣音
"发展成为铅字印刷、精心装订成册的,
内有讣告、死者遗像、各人悼词等。接到通知的亲友
,视其与死者丧家的交情深厚程度及经济能力
,或致以挽联
,或致以
"轴"
。
挽联和"轴
"都是贴字的一丈左右的布
。挽联贴的字是对句悼辞,挽轴贴的是四字单句
,如
"乘龙西归"
、"
瑶池添座"、
"登极乐界"
、"
百世流芳"等
,都有致敬者的落款
。后世多以花圈致敬。交情深的亲友
,也有雇乐队或雇香亭、花亭前往送葬的。
"出山"
之日,
亲友到齐,丧家家属披麻戴孝着丧服。送葬的亲友多以白布扎在左臂
,后世改用一朵小鲜花或小白纸花戴在胸前。临近
"出山"
的时刻,孝妇孝女等丧家妇女手抚棺木痛哭
,叫
"哭棺材头"
。这种号哭要哭到给棺材绑上杠之前才结束
。孝男等跪伏于棺侧痛哭。时刻一到
,棺材抬出门
,这叫
"转棺"
。
"转棺"
之后,
举行俗称"起柴头
"的隆重祭典,
又称"
起车头"、
"启灵",
即送棺出葬之祭
。在灵前排起供桌,排列着丧家五牲全席
,次为女婿的牺牲祭品
,其他亲戚的祭品摆在最外面的供桌上
,点烛焚香。
丧主(孝男头)先三跪九叩地跪拜
,接着丧家本家人跪拜
。家祭完毕
,丧主钻进供桌底下
,向接着跪拜的女婚等外亲跪拜答谢。当这些外亲跪拜时
,有司仪者号令祭拜
,并代他们读祭文。祭文读完后
,外亲也要三跪九叩地行拜
,跪伏在地上哭祭
。这时丧主要从供桌下爬出来
,跪在他们后面
"随拜"
。外亲的哭拜,通常因缺乏对死者的真挚情感而哭不出声泪
,张嘴干哭
,喷出的气息
,扬起地上灰尘
,一阵阵的
,被看热闹的嘻嘻哈哈地称为
"喷土粉"
。女婿这方除了有被戏称为"喷土粉
"的祭拜义务之外,
还要在出葬队伍前列打出"灵旌
"一幡
。没有女儿的人家,
往往要认个干女儿,以享受死后的这种待遇。好在以前的人家
,一生就是六个八个儿女
,认干女儿为身后计的就不那么多了
。内外亲跪拜之后
,丧主继续跪在灵侧答谢其他亲友的祭拜。
"起柴头"
的祭拜之后,举行钉棺盖的
"封钉"
仪式。"封钉
"时,
死者子孙一齐跪在棺尾端,每钉一钉时都由同族
"好命人"
念"
四句",
祝福"
点斧":"
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居福禄
;二点南方丙丁火
,子孙代代发家伙
;三点西方庚辛金
,子孙代代发万金
;四点北方壬癸水
,子孙代代大富贵
;五点中央成巴土
,子孙之寿如彭祖
。
"每念一句,
子孙齐响应"好
"!最后一根钉只是象征性地轻轻钉进一点,
然后由丧主用牙咬拔出来,这就是
"出钉"
——"
出丁",
子孙后嗣将绵延不绝
。如果死者为女性,封钉时则要由
"外家"
长辈象征性地先敲一下。这时丧乐队绕钵击出行进节奏
,丧家子孙排成长串
,在司仪的前导下
,绕棺三周
,这叫
"旋棺"
。施罢,孝妇孝女又痛哭号叫着
,扑向棺木。紧接着是
"绞棺"
。
工人将棺木用绳绑在俗称"独龙杠
"的长长的木杠上,
木杠两端又连着小杠,每端一般由
4人或
8人抬
,共
8人或
16人
。大家族多出动本族同姓之青壮年抬棺
,以之为荣。绑好独龙杠后
,罩上棺罩。棺罩上部是彩扎的宫殿和古装人物
,下部垂下绣帘
,罩住棺木。棺罩的顶上
,吉祥物昂首挺立
,男性用麒麟
,女性用凤凰
;都是栩栩如生的厦门工艺彩扎
。木杠前端上安上了五彩斑斓的彩塑龙头
,木杠尾端上龙尾弯翘
,象征着死者不死的灵魂
,将由吉祥的麒麟兽、凤凰陪伴着乘龙西去
,直抵极乐世界。起行了。先是响起一阵由缓转快的
"通鼓"
声和凄厉哽咽的唢呐声,随后鼓、钹、吹乐齐鸣
,熙熙攘攘的人群为一尊高大的神明闪开大道——
"开路神"
来了!走在
"出山"
行列最前头的纸糊"开路神
",身高丈余,
面目狰狞威严,负责驱散沿途鬼魅
。为了给纸糊的身躯带上生气而更具威力
,在它的肚膛里挂着上一副血淋淋的猪内脏
,以血腥镇邪恶。其后
,一位慈眉善眼的老者
,以车舆代步
,沿途撒放纸钱。给小鬼做买路钱
,与
"开路神"
的威赫相呼应,可谓威恩相加。这纸钱不同于烧化用的纸钱
,是土白纸制的圆形纸
,中间有一个洞
,圆周都凿出波浪形
,成叠插在一根小竹棒上
,专供
"出山"
用
。
"
好命人"不慌不忙地左一张有一张地撒在沿途的街上、过桥处。一条干草扎成的
"草龙"
走过来了,被点燃的草龙
,火烟升腾
,这是给死者照亮阴间路的
。接着是一对白色的大
"孝灯",
写着某府、某代大父或大母的字样。有子称"三代
",有孙称"
四代",
有曾孙称"五代
",都虚增一代
。孝灯之后是写着"万子千孙
"和郡号如"
延陵"
、"
颖川"
等的示吉大灯。之后,一对长可拖地的木鼓吹
,"呜呜"
地吼着,为一支红色的
"灵旌"
开道
。"
灵旌"
用红布制成,上书死者官衔姓名
,由女婿制送
,并请有名望的人殿后做
"督旌官"
。之后是主持葬仪、负责把"后土
"的长者,
请来给神主牌"点主
"的"
点主官",都乘轿而行
。群轿过后
,是亲友赠送的
"挽轴"
。"
挽轴"
都一幅幅地披在长竹竿上,每根竹竿由两个人扛着。接着是送葬的人群队伍
。丧家的招待人员
,手拿装着糖果和烟支的黑漆竹篮
,在送葬队伍旁边伴行
,给迟到的没有佩上小白花的送葬者递上小花
,不断地给送葬的人们递上烟糖
;根据整个队伍的前进情况
,低声指挥身边这段队伍要快走还是慢走
;有时还要吆喝路边看热闹拾买路钱的小孩
。
"大出山"
的送葬行列往往蜿蜒如巨蟒,延伸几条街
,其间还有一阵一阵的十音乐队、戏出、香亭(供净香炉的木轿)
,由丧家雇来
,或是亲友出资雇来为丧家助势
,在一路香气中
,边走边喝边表演
。
后世增添了西洋钢管乐队
,更是热闹喧天。送葬队列之后是丧家的队列。一阵
"鼓吹"
(民乐)吹打,后面是一串不坐人的木轿和焚香的
"香亭"
(有御封名位和赐物的还有"诰封亭
"),
有供死者遗像的"像亭
"、供死者牌位的"
魂亭"
和由死者子孙抬着的"纸魂身轿
"(里面坐着纸扎的死者"
魂身",
身边有"金童玉女
"陪伴)
。紧随"魂轿
"的是诵经的身披袈裟的和尚,
随后是"细吹
"吹奏着哀怨的调子。盛装的棺木由8
人或16
人迈着整齐的步伐抬过来了,死者遗属由孝主带头紧跟在棺后
,孝主肩杠招魂幡
,手执号称
"免仔尾"
的孝杖沿途哀号,旁边必有两名亲友左右搀扶着
。孝主由于涕泪不能擦拭而低垂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