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清明节祭祀与扫墓

点击量:5077
介绍
闽南侨乡对于清明节十分重视,旅居海外侨胞,对家乡的清明,七月半和年兜(除夕)这三个重要节日必须汇寄家费,以资备办节日所需开支。在家中备办丰盛的五味筵碗孝敬厅中祖先神位、厝主和地基主等,而菜肴之中,必备有“润饼菜”所需的各种配料。孝敬祖先于中午在自家厅中进行,照例焚香点烛,烧金放炮,祭祀礼毕。一家人浩浩荡荡,往坟地土进发。




201603151458006937835815.jpg


  到了墓地,先用锄头把墓地周围杂草锄净,清理墓埕。于是一家人分别动手,有人用红笔把墓牌石上的祖宗名号描红,有的焚香点烛,摆上果合,而小孩最喜欢在墓上献纸钱。所谓纸钱,是用薄的色油光纸裁成宽约四寸,长约六寸的纸页,然后用波纹状的钢錾在中间錾出三四行波纹状的曲线,小孩一张张往墓上压,五色斑斓的纸钱,然后上供果、点香烛(或只点香)、烧金楮、放鞭炮,或在树枝上挂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寄托哀思,墓祭缅怀先人。有一首唐诗描写当时的情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使人远远看去宛如盛开的花朵,使平时荒凉的坟山,突然红绿纷披,平添一片艳丽景象。
        献纸事毕,儿孙们便在祖先墓前跪拜行礼,既尽子孙孝道,也祈求祖先保庇今后平安如意。
  侨乡深沪清明节有哭墓之俗,妇女们衣着素洁,伏在坟头边哭边诉,凄楚动人,甚至有一定的节奏及和谐的音调,是特色独具的风俗。

201603151458006981953813.jpg

        晋江深沪一带还有妇人“哭墓”习俗,其声调音旋韵转,情悲声凄,催人泪下,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所描述的唐代寒食节哭祭烧纸钱之俗十分相似:“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足生离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有的还为先祖追荐功果。据清代乾隆年间修撰的方志记载,永春、德化两地岁时民俗与泉俗独异之处是八月祭墓,俗云此月墓门开,与今不同。
  虽说清明节期间是十日前八日后,但一般都争取在当日扫墓,即使在外地者也尽量赶回家乡来扫墓。而城镇中,因近来清明节不放假,所以只得在清明节的期间于星期日才去扫墓。


闽南清明节祭祀与扫墓 - 交流互助平台

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得客服帮助,还可以将你的信息分享给大家。

专题推荐
闽南清明节祭祀与扫墓 - 大家推荐
闽南清明节祭祀与扫墓 - 交通指引
闽南清明节祭祀与扫墓 - 分享荟萃
相关推荐
此页面有引用xxjs(用来提示,无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