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以鹭为名,厦门地名史话

点击数:3132 更新时间:2017-07-30 09:39:29 来源: 厦门生活、逛路岛_逛鹭岛-返回
LOOK  厦门:以鹭为名,厦门地名史话 

一组有趣的数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厦门150余万户籍人口中,名字中含鹭的,竟然多达5704人!其中男性2394人,女性似乎更加偏爱鹭字,竟有多达3310名女生名字含鹭。鹭成了厦门人使用最多的名字。

鹭岛本无名

清朝道光十九年间,兴泉永兵备道周凯在其编修的《厦门志》的卷二《分域略一》中,开宗明义就来了这么一句盖棺定论式的论断:厦门,自宋以上无可考。

事实上,大部分的岁月里, 这个如今被我们称之为厦门的岛屿确乎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荒岛。近年来考古挖掘的石器、陶器表明,直到3000多年前,厦门岛上始有人迹。至于这个岛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则大约要迟至唐朝中叶。根据若干至今仍有争议的史料和族谱,唐朝开元至天宝年间,薛姓汉人和陈姓汉人从闽东的福安和闽南的漳州移民入厦门岛,分别在洪济山(即今云顶岩)下的南北麓聚族而居,垦原为田。薛氏居洪济山之西北,陈氏则居南面的金榜山下,时有南陈北薛之谓,史家多以其为汉族开发厦门始祖。

嘉禾、新城及青门

按照厦门本岛第一本地方志、清乾隆《鹭江志》的记载,北宋太平兴国年间(约976-983年),岛上出产水稻良种,所谓“嘉禾一茎数穗”,因之取名嘉禾屿。这大约是厦门岛第一个得到官方志书认可的正式地名了,甚至,至今厦门的许多文史资料和官方资料上仍认可此说。

不过,此段原为定论的公案,竟被一次出人意料的考古挖掘所推翻。2004年12月至2005年4月间,为配合仙岳路的改造工程,厦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位于仙岳路与金尚路交叉口东侧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市最重要的唐代墓葬之一的“陈喜墓”(后经证实为陈喜之孙陈元通夫妇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掘得迄今为止厦门仅见的两块唐代墓志铭,即《故奉义郎歙州婺源县令陈公墓志铭并序》、《唐故陈府君汪夫人墓志——唐故歙州婺源县令陈府君夫人墓志铭并序》。这两块弥足珍贵的石碑与1973年泉州出土的《唐许氏故陈夫人墓志》相互佐证,证明在唐大历五年至建中元年间(公元770至780年),厦门岛曾有名叫“新城”。而根据《唐许氏故陈夫人墓志》,唐大中十一年(公元 857年)时,厦门已称为“嘉禾里”了,可见,“嘉禾”之名,非始于宋而是始于唐朝。

亦有研究者据晚唐罗隐为《颖州陈先生集》写的后序中有“甲午春(陈黯)告余(罗隐)以婚嫁之牵制,东归青门。”一句,认为厦门在唐朝时也别称青门,但我觉得,仅凭一两个人的叙述就此认定一个说法,似显牵强。

没有疑义的是,元朝政府在厦门岛上设置了军事机构“嘉禾千户所”。事实上,有元一朝,“嘉禾”一直是厦门岛的正式地名。

周德兴、中左所与厦门城

厦门之名,由城而岛,始冠全市。

明季以来,倭寇肆虐东南沿海。明太祖朱元璋为倭寇故,派江夏侯周德兴于八闽海滨建五卫十二所,以固海疆。建于闽南的永宁卫,设左、右、中、前、后五所,其中的中、左两所,即驻营嘉禾屿,于是厦门岛遂有“中左所”之名。洪武二十年,周德兴筑城于中左所。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城成,命名厦门。厦门一名,自始方见于正史记载(见《闽史》、明万历《泉州府志》)。

关于周德兴为何将中左所城命名“厦门”,史书与民间传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明万历《泉州府志》卷十一载:“同安县寨十有四,西南曰厦门”。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五则载:“二十三都其地为莲坂、毫灶、吴仓,厦门……”,有史家据此推断,嘉禾屿西南海边当有个“厦门村”,中左所城因建在厦门村附近而得名厦门。不过,窃以为资料单薄,似不足证。

亦有人以闽南方言考证,“厦门处于九龙江口外侧,与内侧的海门相对而言,为下方门户,俗称‘下门’,‘厦门’系‘下门’的方言谐音雅化而来”。且明朝拟话本小说中亦有厦、下通用之处,或可佐证。此说虽仍显牵强,但以读音论,却言之有理,否则无法解释,为何厦字惟有为地名时读XIA(下)音,而在其它场合均作SHA(煞)音?

至于“大厦之门”、“华厦之门”等说,亦均有人引申诠注。清人薛起凤在《鹭江志.总论》里说,“鹭岛者,泉东南岛也,以其为泉之门户,故曰门也”;“鹭岛四面环海,为漳泉之咽喉,台澎之门户。”周凯则在清道光《厦门志》的序文里说:“厦门处漳之交,扼台湾之要,为东南之门户。”,大抵均取厦门为门户之说。不过,从厦门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讲,似乎倒也不无道理。

尽管争论不休,但不管如何,厦门这个地名从此逐渐为人所知、所用。有明一代,嘉禾屿、中左所与厦门三个名称并用,但略有区别。嘉禾屿、中左所多指全岛,厦门则仅指厦门城内一带。至今文化宫附近的出米岩巷后厦门城北门残垣仍存,斯为见证。

厦门、AMOY和思明

彼时,尽管有倭寇在外洋兴风作浪,不过,厦门岛似乎并未受到多大的惊扰。事实上,明朝初年直到16世纪初,在相当漫长的时间内,厦门岛大抵是风平浪静的,简直就是一派世外桃源景象了。为防倭建成的厦门城,很长时间内似乎也未派上用场。人口也不多,按照明代《八闽通志》的记载,15世纪末,厦门岛仅4000余户人家,驻军却有1000多人,军事据点的意义恐怕还胜过其它。事实上,直到南明郑成功政权之前,厦门作为“嘉禾里”都是隶属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设立的同安县,而同安县则不过是泉州府一隅。厦门的地位,可想而知。

16世纪初以后,葡萄牙、荷兰侵略者相继滋扰厦门湾,倭寇也接踵而来。葡人、荷人初进厦门湾,不识厦门岛,问路岛民,从厦门的闽南方言谐音,遂有葡文AMOY、荷文AIMUY等称呼,至今厦门国际标准英文地名AMOY,大抵从兹开始。

至清顺治年间,郑成功为抗清复明据厦门岛建“南明政权”,并于1655年改称厦门为“思明州”,岛上一时似乎热闹不少,“岛上衣冠济济,犹有升平气象”。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击退郑军,从此厦门为清政府所据有。当年即清廷即设厦门厅,派驻总兵官和水师提督,此后官方乃以“厦门”统称全岛。你争我夺数十年之间,厦门遂得以闻名于世。及至五口通商,厦门在全国率先开埠通洋,西风东渐,厦门港一时风流无双,执东南海港之牛耳,于是厦门之名更盛,AMOY亦渐成国际通用地名。

辛亥革命后,厦门与金门分别从同安划出自行设县,民国2年11月,析同安之嘉禾里、金门、大小嶝岛立思明县。民国3年7月,再析思明县之金门、大小嶝岛置金门县,翌年1月正式分署。思明一名,再度启用。20年代起,厦门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城市形态初具规模。1933年12月,十九路军发动“闽变”,成立“厦门特别市”,但仅存40天即废。1935年,国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厦门市,从此厦门一名固定沿用至今,嗣后同安、海沧等地逐渐划入厦门管辖,厦门得以跳出一岛,外延扩大。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厦门被开辟为经济特区,逐渐执闽省经济龙头,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厦门一名,遂扬名宇内。

“鹭岛”问疑

今天,鹭岛之于厦门,如胶似漆,如影相随,几乎难以分割。鹭岛就是厦门,厦门就是鹭岛,别无疑义。

有争议的是鹭岛这个雅号的来历。

鹭岛一名,其实早在宋代就已出现。宋朝的张翥在其《嘉禾风物志》中就提到:“银城,鹭岛民物富庶,山海雄奇”。这个“鹭岛”是否指今天的厦门岛,尚无旁证,仅凭这么句话,殊难定论。至明朝,鹭岛作为厦门的别称,屡屡出现于有关诗文中。除了鹭岛外,《厦门志》《同安县志》等厦门较早的地方志还记载有鹭门、鹭屿、鹭江等别称。

然而,厦门为何称“鹭岛”,至今史家尚无有力论证。近年来,许多介绍厦门的文章、书籍都会记载这么一个所谓的“传说”:很久以前,厦门是一个荒岛,岛上只有黑色的石头,一群白鹭从远方衔来草、树、稻种撒落在岛上,并赶走了盘踞在岛上的毒蛇,终于使荒岛变得花草茂盛、田沃粮丰,于是,美丽的白鹭在岛上栖息下来,成为了岛上的主人。当人们第一次来到岛内,看见大群的白鹭漂游在水面上,就把这个地方叫鹭江,把这个岛屿称为“鹭岛”,白鹭也成为厦门的象征……

这段故事的原形,我最早见于厦门大学陈孔立教授写的《厦门史话》一书,1992年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厦门文化丛书》中的一本。至于如今流传的多个版本的白鹭传说,无论人们如何发挥,大约也逃不出这个故事的基本框架。

故事很美,却不代表可信。即便这个美丽的传说,也似乎未必真是个原始的民间传说。在我目见的范围内,更早的本地史志或者其他文史资料和文学作品,并不曾见得此说。窃以为,这个传说是大可存疑的。且不说传说能否作为史实依据,事实上,单就自然习性而言,白鹭基本上是不会“漂游在水面上”,因此,在我看来,所谓的白鹭传说,尽管美丽动听,却不过是今人违背基本自然常识的牵强附会。至于另一“白鹭女神”的传说,显然也仅仅是现代文艺工作者的艺术创作。

我敢于这样质疑专家,也并非信口雌黄,毫无证据。一个有力的证据是,厦门最早的地方志、清朝乾隆年间薛起凤主纂的《鹭江志》,在介绍厦门鸟类的专门章节“禽之属”一节中,介绍了白头翁、斑鸠、麻雀等 18 种鸟类,竟然只字未提到白鹭(或白鹭鸶)。我数了一下,《鹭江志》中,描写厦门风光的诗词多达百余首,却仅有五句间有“鹭”字,亦大多写作鹭门、鹭津,并非指鹭鸟。这显然不符常理。

更有甚者,厦门岛早期的地名中与鸟有关的,只有“凤凰山”、“金鸡亭”、“白鹤岩”和“鹧鸪岭”等少数几个,真正以“鹭”字为名的只有“鹭江”。《鹭江志》载清诗人倪邦良《鼓浪洞天.调满庭芳》一词中有“白鹭洲前,筼筜港外,一簇水上林恋”句,中间倒是有“白鹭洲”一名,但不知何指,因为现在的白鹭洲是上世纪后期填海而成,彼时并不存在。我详细考察清乾隆时评出的所谓厦门大八景、小八景、景外景等二十四景,也没有一景与白鹭有关的。清朝道光十九年编篡的《厦门志》倒是写到了厦门岛上一些地方有白鹭栖息的情景,但关于“鹭岛”一名的由来,书中却写了这么一句:“《谈史纪要》作‘夏门’,一名‘鹭屿’。《同安县志》:‘厦门’,一名‘鹭门’。《鹭江志》作‘鹭江’。二字之义,未知所本。”

这“未知所本”四字,至少说明了编者对于“白鹭”的传说并不以为然,民国时期重修的《厦门志》同样对此也没有作出解释。以此,笔者斗胆断言,白鹭在当时厦门岛上只怕少得很。即便有,恐怕也不太引人注目吧。

亦有人认为,从厦门岛的最高点——洪济山(即云顶岩)俯瞰,厦门岛形似白鹭,如明朝诗人池显方在《登洪济山》诗中即有“洲形果小如飞鹭”一句,有史家据此认为,此即厦门岛被称为“鹭岛”的真正原因。不过,“形状”一说,少人认同。事实上,不必说今天厦门岛的形状与鹭鸟毫无二致,即便从《鹭江志》、《厦门志》这些古代方志中很不准确的一些地图来看,厦门岛的形状也与白鹭相差甚远。

“鹭岛”之名,其实难副!

白鹭归来

尽管人们对早期历史上鹭岛是否真正生存有白鹭存有疑义,但不得不承认,从今日厦门岛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白鹭的生活习性来看,厦门岛以及其周边岛屿具有白鹭栖息生活的优越条件。清道光版《厦门志》开始有了一些关于白鹭栖息在厦门岛上的零星记录。随后,英国博物学家、外交官罗伯特斯温侯(Robert Swinhoe)(1836-1877)作为东亚最早的观鸟科学研究者,在担任英国驻厦门领事期间(约1855年至1869年),记录了厦门232种鸟类,其中就包含有多达11种的鹭科鸟类。拜斯温侯这个外国人所赐,厦门还因此幸运地成为黄嘴白鹭(又称中国白鹭、唐白鹭)模式种产地,从此才真正成为了“白鹭的故乡”。

这个事实不免让相信“白鹭传说”的许多厦门人感到沮丧。尤其让人一度痛心的是,随着近现代建设者对厦门湿地生态环境的无情破坏,白鹭还曾无奈地远离了厦门,诺大的厦门一度难觅其踪。资料表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厦门一度掏鸟蛋成风,包括白鹭在内的鸟窝被掏蛋者大量所破坏。这种现象是如此严重,也引起了有识之士的严重关注。有赖于环保意识的觉醒,1986年10月23日,我市人大审定白鹭为厦门的市鸟,作为指标性的鸟类进行保护,以期增加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体现环保指标。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厦门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筼筜湖环境质量开始逐步改善,陆续有白鹭重新回归,并在大屿、鸡屿集群繁殖,但是人为干扰破坏仍十分严重。

1995年5月,“白鹭老人”江老财到市环保局呼吁制止群众上大屿岛掏鸟蛋的行为,不久,吕孙续、林智忠等人大代表提出了“保护珍稀鸟类,建立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的议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该议案。仅仅5个月后,福建省人民政府就批准成立了厦门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大屿、鸡屿的全部陆域和最低潮位线以上滩涂。从此,白鹭在厦门的栖息、繁殖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和恢复,鹭类种群和数量得到恢复和扩大,而且栖息地分布也向全市范围扩展。

目前,厦门境内共有多达11个鹭类营巢地,繁殖亲鸟数以万记,中国分布的10种日鹭亚科鹭类,全部分布在厦门地区,而且,每个季节都能够观察到各种鹭科鸟类。其中,白鹭属的大白鹭、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岩鹭都有被观察到(后两个种被列为世界性濒危物种),反映了厦门在湿地生态环境及鹭类分布上已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此外,还有鳄鱼屿、红屿、大兔屿、集美大学、天竺山等地方,也成了是鹭科鸟类重要的繁殖地。春夏时节,多达上万只的多种鹭科鸟类混群营巢于白鹭自然保护区等地的树林中,形成了漫天飞舞的壮观美丽景象,让人如痴如醉。如今在厦门,呵护白鹭和追寻白鹭之美,已经蔚然成风!

今日之厦门,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鹭之岛”!

心中有鹭自优雅

一组有趣的数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厦门150余万户籍人口中,名字中含鹭的,竟然多达5704人!其中男性2394人,女性似乎更加偏爱鹭字,竟有多达3310名女生名字含鹭。鹭成了厦门人使用最多的名字。我粗略统计一下,在众多的“鹭人”中,70岁以上的女性以鹭为名的一个也没有,同年龄段的男性也仅仅只有5个,50至70岁年龄段的女性和男性也分别只有115人、105人以鹭为名。但到了10至20岁年龄段,以鹭为名的女性和男性竟然分别达到了894人和209人,增幅十分的惊人,可以说,白鹭的身影已经一代比一代深入厦门人心中。谈笑风生间,不经意询问一个人的名字,也许,就带着个飘逸的鹭字。

不仅是人名,时至今日,“白鹭”的身影早已无处不在,恰如春雨润物无声,悄悄地潜入到每个厦门人的灵魂深处,甚至,不经意间,已经形成一种厦门独特的白鹭文化现象了。

现在,不妨让我们来一段动人的白鹭文化之旅吧。清晨,主人公小鹭在“白鹭传说”的梦境中醒来,依次戴上金鹭首饰和鹭达眼镜,享用完用中鹭植物油煮好的美味沙茶面,顺便补充下从鹭燕医药买来的钙片,开着昨晚刚刚在鹭甬加油站加满油的小轿车(车窗下喷有白鹭形象)愉快地出门了。经过鹭江道鹭江宾馆时,小鹭赏心悦目地看到,鹭江海面上掠过几只体态优雅的白鹭,鹭江海滨的“白鹭鸟”膜结构雕塑在朝阳中显得分外夺目。心如鹭舞的小鹭来到鹭江街道办事处办事,人很多,办事处的干部很有礼貌地请小鹭稍等,并随手递来一盒鹭芳菊花茶让小鹭解渴。小鹭客气地婉拒了,自己掏出一罐银鹭花生牛奶,津津有味地喝了起来,随手拿起旁边的报纸—-是《鹭风报》,快速浏览完,又拿起一份《厦门晚报》,认真阅读了《鹭江晚茶》栏目上的时评。正在这时候,金鹭特种合金、虹鹭钨钼工业的两位经理先后来电,邀请小鹭到翔鹭酒店洽谈业务。在酒店外,一架厦门航空的飞机从头上掠过,机舱外的白鹭标志清晰可见。会谈完毕,小鹭约他们一起到湖里的鹭发美食城用餐,并用商业银行的银鹭卡结账。这天晚上,小鹭坐在白鹭洲人民大会堂的观众席上,十分惬意地观看了厦门小白鹭民间舞团的精彩演出。夜澜人静,小鹭回到鹭江新城的家中,随手拿起一本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浏览一下,又决定上网到厦门小鱼网的鹭岛生活版块了解资讯并发了几个评论贴,最后,才带着快乐和满足与周公相约去了。

难怪全国人民都要羡慕厦门人的温馨生活了,你瞧,身在厦门,与白鹭优雅的身影和谐相伴,你会发现,不知不觉中,你也会慢慢成为一个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了。

尽管,今日以鹭为名的岛屿,非只厦门独有。仅在福建沿海,就有许多个岛屿因有白鹭生活而以“鹭”为名的,如霞浦的“白鹭屿”、平潭的“鹭鸶岛”等。但时至今日,一提鹭岛,人们首先想起的地方,一定是厦门。

只因有鹭!

本资讯信息是来自 逛鹭岛 小编 通过网络收集而来的关于厦门最新最热门的本地资讯。
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们网站上分享你的内容,让大家都知道。
版权声明,本活动信息隶属网络收集而来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清除信息。
【责任编辑:csw8923

大家推荐

留言评价

共有0条评论
重要提示:
你设置的联系邮箱是*: (当有人给你留言回复之时,联系邮箱可以及时通知你)
我们建议你填写正确的邮箱地址,如果你之前填写邮箱地址是错误的可以通过 【修改资料】 来重新设置
商业推广版块信息发布免费开放
加入圈子

【点击这里 - 扫描二维码加入主题圈子】

关闭